我看水墨畫
水墨畫和油畫比起來當代化的步子邁得既碎且亂,連摸著石頭過河都談不上。基本上是原地碎步倒腳卻不往前邁腿;亂也沒能在亂中求變,就剩下看了。
中國的繪畫史就是水墨畫的歷史,油畫等等當代藝術形式進入中國那只是近一百年來的事,可以忽略不計。
中國的繪畫史至今從沒出現(xiàn)過啟蒙運動、文藝復興這樣在繪畫思想觀念上的巨變,有的只是在歷代君王的統(tǒng)一領導下,南北叫板,東西夾攻,或者關在院子里玩小情小調,互相捧場,自我陶醉,越來越陰柔,越來越下作。
沒經(jīng)過啟蒙運動,就讓我們至今都很難不以一個奴才的心理去看待和理解有些國家槍支泛濫,政府卻始終不出臺政策嚴加管理;沒經(jīng)過文藝復興,就讓我們至今都很難用人有自由支配自己身體的權利去看待和理解有些國家妓院的合法存在這一現(xiàn)象。沒有經(jīng)過啟蒙運動和文藝復興,就讓我們很難理解:人類可以通過文學、音樂、詩歌、繪畫、舞蹈等等藝術形式獨立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而且還可以不受到任何干涉。
遠的不說,就眼前這三十年,當時圓明園里就沒有畫水墨的,就我一個畫水墨的也只是住在附近的萬泉莊里。通縣畫家村也是愣沒有一個。后來有好幾個畫油畫的都開了餐廳,有的還連鎖,快要在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了都,畫水墨的卻連一個賣茶葉蛋的都沒見著過。
改革開放,現(xiàn)在想想,最大的好處就是讓人的生存方式靈活了一些。比如:可以帶著老婆孩子,背井離鄉(xiāng),哪兒好去哪兒待著,不用再帶著全國糧票、油票、布票、棉布票、豆制品票、自行車票、縫紉機票等等,見著喜歡的掏錢就買。更不用先在村里求爺爺告奶奶,送酒送煙地開介紹信,好一路上證明自己是個正經(jīng)人,很可能還有正經(jīng)事要做,確實挺忙的。現(xiàn)在雖然還是要像出國辦簽證一樣,到一個新地方住下還要辦各種證件,當時是連自己的村都出不了?,F(xiàn)在是支個攤子就能畫畫,基本能做到有膽量畫啥就畫啥,比以前必須到當?shù)孛绤f(xié)、文化局、工廠的工會、或者中學的美術組聯(lián)系,接上頭,才能畫些素描、速寫、黑板報什么的強多了??偟膩碚f自由了不少,從事繪畫的可能性和概率大大提高了,創(chuàng)作的環(huán)境也敞亮了。大致看起來,基本上符合藝術創(chuàng)作規(guī)律了,接下來就出活了。眼下大家都知道的畫油畫的F4,當時都是無業(yè)游民或者辭去公職出來混的,至今他們還是。這也可以說是改革開放給藝術生態(tài)帶來的唯一的真正的變革。說白了,就是一些優(yōu)秀的畫家,成名的畫家,成功的畫家,在國內外有影響的藝術家,不再是體制內的專業(yè)藝術工作者了。
水墨畫幾千年下來基本上是畫院體制,或者是畫家本人還是一官兒,畫畫實屬無奈,有興趣,上面給發(fā)著工資,屬德智體全面發(fā)展,德藝雙馨人才。畫家一直都有飯吃,絕不為五斗米折腰,寧死不做飯,不像后八九F4這一撥,北大門口賣過白菜,西單市場賣過衣服,老是被生活攆得狼狽不堪狀。
水墨畫至今很少有能讓大家看得過去、內行外行也都不討厭、有血有肉的作品,大概和畫水墨的這些藝術家的境遇有關。刀不架脖子上,誰愿意說慫話,不餓急眼了,誰會看啥都像烙餅。誰不想既要錢又要臉。
水墨畫上不去,小山兄二十多年前曾經(jīng)為之踏踏實實地著過急,也曾大聲疾呼過。除了理論界,畫水墨的基本沒人呼應,也沒人敢呼應。水墨畫和油畫不同,不是請幾個洋教練就能解決問題。也請不來洋教練。水墨畫有點像乒乓球,家喻戶曉,誰敢來教中國人打乒乓球?乒乓球不占地,好開展,誰都能來幾拍子。很多小區(qū)樓前樓后,有老頭老太太下棋、玩牌、抻胳膊繃腿的地方,邊上肯定就有打乒乓球的。水墨畫的歷史比油畫長出兩千多年,又都是院體派,藝術家是被豢養(yǎng)的,只給皇上畫,給娘娘畫,給太監(jiān)畫,給老爺畫,有的時候惹急了,皇上還親自畫。只按等級游戲規(guī)則玩兒,不按藝術規(guī)律辦。這大概也就是水墨畫這么多年下來,總是讓人看著不舒服,又說不出來哪兒不好的原因之一。
畫家如果像大姑娘急于嫁人,歸屬感是有了,但從此就少了獨立的生活態(tài)度和觀察角度,基本上處在他人風格的影響之下,他人左右著自己的趣味,決定著自己的喜怒哀樂,幾年熬下來,弄不好還會成為一個經(jīng)驗主義者,基本上沒有自己的想象力,像狗一樣看到多少就以為是全部,想象力最多不超過身體的長度,這樣的人提筆畫畫,能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