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由中國美術館主辦,集結(jié)中華藝術宮、江蘇省美術館、廣東美術館、陜西省美術博物館、湖北美術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北京畫院美術館、中央美院美術館和浙江美術館九所美術館經(jīng)典館藏的“群珍薈萃——全國十大美術館藏精品展”在“座談式”開幕式中拉開序幕,文化部藝術司副司長諸迪,前輩藝術家靳尚誼、詹建俊,十大美術館館長范迪安、王璜生、李磊等各界藝術人士均列席其中。
十大美術館以獨立展館形式分別向觀眾展示各自的收藏特色與主打風格,然而,這并不表示此次展覽只是美術館各自的“炫富”陳列,每一個展廳所提示出的館藏主題將他們聯(lián)系在了一起。中國美術館以“蘇醒年代——新時期中國美術”成為本次展覽的起點,隨后央美美術館通過“青春萬歲——新中國美術的青年時代”展示了那段承前啟后的革新時代,中華藝術宮“遇見?上?!F(xiàn)當代中國美術”則揭開了當代藝術的新篇章,廣東美術館以20世紀初的廣東近代美術運動敘述出中國當代藝術前史;江蘇省美術館、浙江美術館和陜西省美術博物館分別以近現(xiàn)代、20世紀、當代為節(jié)點把中國書畫進行了梳理。“我希望美術館的藏品是能夠?qū)γ佬g史有所提示的,展示、補充美術史也將是我們今后展覽的側(cè)重方式”,范迪安說道。靳尚誼也表示了對這一做法的認同:“美術館之間的聯(lián)合展出才是正規(guī)美術館建設的開始?!?br>由于藏品展示數(shù)量和藝術家選擇的限制,如果只是通過作品間的關系來對應美術史,的確顯得勢單力薄,好在各展廳主題性文字的提示令觀眾摸清了思路,不得不說,將“美術史”作為展覽理念任重而道遠。以各美術館館藏質(zhì)量為例,中國美術館、中華藝術宮的藏品顯得綜合而全面,而多數(shù)美術館則表現(xiàn)出了濃厚的地域特色,當然,并不是說地域特色不重要,但如果以美術史為衡量標準、以美術史作為策展思路的話,就會難以構(gòu)成連續(xù)性的敘史,同樣的,當一個美術館的美術史作品收藏越發(fā)完善時,其地域作品的定位和重要性也才會越發(fā)得到體現(xiàn),目前看來,美術館收藏理念和政策支持的調(diào)整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