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盛源:“黃金算法”如何駕馭了空間和未來?
沒有影像藝術家駕馭不了的空間。展覽開幕的前一天我來到成當代藝術中心798空間的展廳,相比于上一次的群展,此次偌大的空間只陳列了藝術家創(chuàng)作的三件數碼媒體作品。盡管部分作品仍在進行調試,但無論是三聯數碼微噴、八聯影像裝置還是占據了一整面墻的影像作品,都不會給人空曠之感。

“何盛源:黃金算法”展覽現場

“何盛源:黃金算法”展覽現場
8月26日下午,何盛源在成當代藝術中心的第二次個展“黃金算法”開幕,這也是他在成當代藝術中心的第二次個展。如果你見過他上次個展“儀式”中的作品,對于此次作品中金屬質感的人體應該不會感到陌生。
16組不同姿勢的數碼人體彼此貼合,并在復制中得到新的聚合形態(tài)。他們的肢體源于日常生活中的情感,但在這種近乎“刻奇”的集體無意識的復制過程中,個體的情感與意志不斷磨滅,形成一種新的集體秩序。隨著科技的飛躍與數碼的快速到來,人在技術中所處的地位究竟是怎樣的?這或許是何盛源想要探討以及正在探討的東西。

《動力愿》 單屏尺寸可變 5’40” 2k數碼動態(tài)影像 2017

《極樂數據》系列 數碼微噴版畫 2017
出生于1990年的何盛源曾有央美附中繪畫及傳媒大學學習動畫的經歷,之后又獲得央美數碼媒體專業(yè)碩士學位,這些經歷都或多或少地體現在他2017年最新系列的作品中。無論是在《萬千世》還是《極樂數據》微噴作品中,都有類似傳統(tǒng)繪畫中留白的存在,并在作品中形成一條連貫的氣脈,只是這種“留白”以更具科技感的“留黑”形式存在。

展覽現場的動態(tài)影像作品《萬千世》

展覽現場小展廳中的3D打印作品
生活中的何盛源也對科技小料、神秘的宗教儀式保持極大的興趣。“我覺得未來世界就是掌握算法的那部分人所掌控的?!焙问⒃凑f道。而展覽中“算法”之前的定語“黃金”似乎也是對自己這種觀點的肯定。人類歷史中黃金作為流通貨幣和財富儲備長久作用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人與宗教的通道也依托于“金殿”和“金身”,他是無論人類知或未知都作用于世界之上的算法存在。

“何盛源:黃金算法”展覽現場

“何盛源:黃金算法”展覽現場
展覽將持續(xù)至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