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內的呼聲 實驗藝術委員會辦大展
2011年在中央美院成立的中國美協(xié)實驗藝術委員會,在2013年終于有了大動作。本次在今日美術館舉辦的“形態(tài)與意識——中國當代實驗第一回展”像是一個訊號,標志著江湖和廟堂之間的界限或許會越來越模糊。
策展人、實驗藝術委員會副主任朱青生說20多年前,正是像他一樣身在體制內的藝術工作者,推動了89藝術大展,現(xiàn)在他也希望這個傳統(tǒng)能夠回歸。回顧上世紀八十年代,朱青生在北大,栗憲庭、高名潞在《美術》雜志,費大為、范迪安、侯瀚如在美院。而實驗藝術委員會作為美協(xié)體系中最先鋒的一個組織也聯(lián)合了一波當代藝術工作者,由譚平、呂勝中、朱青生、張子康、張培力牽頭的實驗藝術委員會還有丁乙、宋冬、邱志杰、繆曉春等委員。本次北京展落地的成功也與實驗藝術委員會秘書長彥風的努力有關。
朱青生主持的北京大學視覺與圖像研究中心一直致力于當代藝術家的研究,2010年,在成都文軒美術館的贊助下,視覺與圖像研究中心和實驗藝術委員會的團隊開始了對4位不同形態(tài)的當代藝術家王懷慶、隋建國、陳文令和鐘飆展開了調研。記錄創(chuàng)作的過程之外,朱青生專門邀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學者與藝術家展開對話,這些文字和對話的視頻呈現(xiàn)在今日美術館2號館。朱青生形容2號館的展廳是文字展,是通往展覽的大門,3號館則呈現(xiàn)了四位藝術家最新的創(chuàng)作。王懷慶的裝置把之前畫中的元素放在了空間之中,陳文令結合親身經歷制作的video讓其藝術的思考與生命的尊嚴相關。隋建國的雕塑經過讓人更加容易理解過程與結果之間的博弈,鐘飆的藝術詞典則讓觀眾看到了一位當代藝術家驚人的想象力。
由于成都大雪,另一位策展人張達星并未到場。實驗藝術委員會主任譚平,副主任呂勝中、朱青生,參展藝術家以及今日美術館館長謝素貞出席了當天的開幕式。最早做出打破體制界限的藝術研究院當代藝術院成立之后不見動靜,反倒是更晚成立,更加體制的美協(xié)實驗藝術委員會先走了一步。朱青生說,目前藝委會正在討論第二回展覽的相關事宜,“可能是一個雙年展的規(guī)?!?,他說。而更加確定的是,在未來全國美展中,實驗藝術將占到更多的分量。
朱青生主持的北京大學視覺與圖像研究中心一直致力于當代藝術家的研究,2010年,在成都文軒美術館的贊助下,視覺與圖像研究中心和實驗藝術委員會的團隊開始了對4位不同形態(tài)的當代藝術家王懷慶、隋建國、陳文令和鐘飆展開了調研。記錄創(chuàng)作的過程之外,朱青生專門邀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學者與藝術家展開對話,這些文字和對話的視頻呈現(xiàn)在今日美術館2號館。朱青生形容2號館的展廳是文字展,是通往展覽的大門,3號館則呈現(xiàn)了四位藝術家最新的創(chuàng)作。王懷慶的裝置把之前畫中的元素放在了空間之中,陳文令結合親身經歷制作的video讓其藝術的思考與生命的尊嚴相關。隋建國的雕塑經過讓人更加容易理解過程與結果之間的博弈,鐘飆的藝術詞典則讓觀眾看到了一位當代藝術家驚人的想象力。
由于成都大雪,另一位策展人張達星并未到場。實驗藝術委員會主任譚平,副主任呂勝中、朱青生,參展藝術家以及今日美術館館長謝素貞出席了當天的開幕式。最早做出打破體制界限的藝術研究院當代藝術院成立之后不見動靜,反倒是更晚成立,更加體制的美協(xié)實驗藝術委員會先走了一步。朱青生說,目前藝委會正在討論第二回展覽的相關事宜,“可能是一個雙年展的規(guī)?!?,他說。而更加確定的是,在未來全國美展中,實驗藝術將占到更多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