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国产精品精品,首页中文字幕中文字幕免费,91精品国产现在观看,在线观看日本免费a∨下

    1. 年輕人需要自主創(chuàng)新的意識與方法

      作者:石玩玩 來源: hiart.cn 2012年11月15日 專題 ?人物
      馮博一作為中國最重要的獨立策展人從2000年“不合作方式”開始,就十分關注當年輕藝術家。如今80后藝術家紛紛崛起,作為中國當代藝術的參與者與觀察者,馮博一并沒有單獨的評價某個現(xiàn)象,而是從時代的角度給出了中肯的看法。
      Hi=Hi藝術 馮=馮博一

      青年一代具有消費文化特征
      Hi:在你看來80后藝術家的特點在哪里?
      馮:當80后藝術家已經(jīng)有機會在一種普遍的個體命運中展開自我選擇時,在他們的一些作品中實現(xiàn)自我認同、自我放逐與自我焦慮,也就不難理解了?!扒嗄暌淮背砷L的過程中,沒有物質匱乏的生存困境,他們的表現(xiàn)帶有一種“物化”的情感,具有消費主義文化的特征。在消費中,個人才能夠發(fā)現(xiàn)自己,彰顯個體生命的特殊性,消費行為成為個性存在的前提。生存對于他們來講不是一個問題,他們的問題是選擇的對象和方式。他們已經(jīng)擺脫了藝術干預生活的一廂情愿,而從所謂的“宏大敘事”過渡到更傾向于營造自己的話語空間,通過作品表達自己的個性和良知。當然這里也包含著某種自覺的批判意識,抑或還有對主流文化的抵制。但他們已經(jīng)不存在于上世紀80、90年代常見的與周圍環(huán)境以及與自身的高度緊張關系。因而在他們的作品中你能夠感受到一種致力于創(chuàng)作本身的沉靜,他們已經(jīng)將自己調整到一個自由創(chuàng)作者的位置上,一種比較純粹的心態(tài)與表達。面向未來而不是營造怨恨的可能,似乎更加體現(xiàn)了這個時代變化的征侯。
      Hi:這代人有哪些問題是之前的藝術家沒有遇到過的?
      馮:相對來說,如果他們是在穩(wěn)定的政治環(huán)境中長大成人,在不穩(wěn)定的經(jīng)濟與社會生活中體驗人生。那么,80后藝術家面對的考驗不得不自己用自己的選擇加以面對,而不是像中50、60年代出生的一代,在文革時期穩(wěn)定的計劃經(jīng)濟與社會壓抑中生存,在不穩(wěn)定的政治運動中被規(guī)定性地接受時代的裹挾,命運的擺布,從而在創(chuàng)作中,將問題意識表述為被“生存環(huán)境”支配的無能為力的痛苦和對自由的向往。
      Hi:什么樣的機會更適合80后藝術家?
      馮:我最近看到美國《紐約時報周刊》(2012年9月27日期)上有一篇訪問了數(shù)位卓越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靈感來自何處的專題文章,得出的結論是:靈感誕生的過程往往并非想象般的神秘莫測——第一步:工作;第二步:崩潰;第三步:周而復始。我挺認同的。其實機會總是提供給哪些對當代文化境遇不斷思考和敏感的,并堅守自己藝術的藝術家。
      Hi:你覺得80后藝術家目前越來越受關注的原因是什么?
      馮:作為年青一代的他們是代表未來的,未來總是受到關注。同時,喜新厭舊是人類的本能使然,尤其在藝術界。
      Hi:你策劃過哪些以80后藝術家為主體的展覽?你是怎么選擇藝術家的?展覽最終符合你的策展預期嗎?
      馮:我策劃的主要展覽有2007年《七零八落》、2008年《潛活——公寓日志》、2011年《一個人的劇場——80后藝術家作品展覽》和2012年參與策劃的《CAFAM未來展: “亞現(xiàn)象——中國青年藝術生態(tài)報告》等。
      如果說藝術家是通過個人認知的個性化方式表達對世界和人自身的看法,那么策展人其實也是面對紛繁的歷史、當代文化,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分析,乃至個人的考察、思考、研究的范疇,試圖通過展覽的策展理念和展覽本身,包括撰寫的展覽論文、畫冊文本的編輯等等,提示出策展人對藝術對文化的一種觀點。只不過策展人的認知是通過他策劃的一個展覽來給予支撐和呈現(xiàn)的,而這個或者是個展或者聯(lián)展又是由藝術家的若干作品來構成的。凡是符合這道大餐的藝術家及作品,就在我策劃的某一個專題性展覽的選擇之中。所以,基本上都符合我策展的預期。

      作品不是判斷藝術家最重要的方面
      Hi:你在展覽策劃過程,與80藝術家合作容易嗎?
      馮:在展覽策劃等活動中,相對那些所謂“功成名就”的藝術家來說,80后藝術家因為沒有更多的條件,對我來說,合作更容易。
      Hi:你覺得哪些特質是80后藝術家最應該具備?
      馮:我現(xiàn)在看待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已經(jīng)不是單純地從一件作品的作品性和藝術家生存經(jīng)驗和處境的線性思維來判斷其作品的當代性體現(xiàn)。而更注重藝術家整體的存在和行為方式上,包括他們的自省、反思和對藝術對生活對未來的基本立場和態(tài)度等綜合因素的考察。也就是說,對作品乃至藝術家的分析已經(jīng)擴展并演繹到他們的思想、言論和行為方式的整體的狀態(tài)之中。而作品本身只是其中需要考察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或層面,其多維的綜合能力和對當下文明程度的敏銳,以及為社會所帶來的影響或許更為關鍵與重要。至于他的作品究竟如何?我以為既不是最重要的方面,也不能簡單地按以往的判斷標準來給予衡量與評介。一句話,它的創(chuàng)造性價值體現(xiàn)在何處?濫俗地講就是是否具備了“自主創(chuàng)新的意識與方法”。

      每個時代都存在著競爭
      Hi:對于大規(guī)模的80后藝術家展覽和推廣活動,在今天的意義和價值是什么?
      馮:對年輕藝術家的推廣活動,當然對中國藝術生態(tài)會起到作用。但要區(qū)別于二種方式,一種是打著學術展覽的幌子,其目的是以低廉的價格收購年輕藝術家的作品,以便倒買倒賣;另一種是通過展覽,提示出年輕藝術家創(chuàng)作與當代語境的關系、特征,考察、研究、呈現(xiàn)未來藝術發(fā)展的趨向。其實,藝術家賣畫,藏家收藏作品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藝術市場或資本本身是個中性詞語,沒有問題,關鍵是獲得和消費這些資本的運作方式、目的是否合理、正當。
      Hi:80后藝術家面臨的競爭是否比他們的前輩更加激烈?
      馮:每個人和每一個時代都有特定的文化處境,面臨競爭是個常態(tài),只不過80后面臨碎片化的現(xiàn)實社會更豐富,選擇的余地更多維,已經(jīng)不是像前幾代那樣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了。比如,在創(chuàng)作上互聯(lián)網(wǎng)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碎片化”、注意力更加分散,但是,這也令年輕人關注公眾話題的方式轉變了。如果互聯(lián)網(wǎng)只是提供海量的信息,讓我們目不暇接,那應對起來好像比較容易。但這個碎片化時代的特征是,你對信息的應對讓你陷入碎片化生活之中。接納信息,做出反饋,這個機制在網(wǎng)絡上運行得無比暢通。對許多人來說,微博已經(jīng)成為獲取信息的重要方式,通過自己關注的人,通過他們的鏈接,他們各自的“角色扮演”,你可以輕松地知道這世上發(fā)生了什么事,大體上的輿論是什么樣子。使用者當然可以定制自己的信息來源,但沒有哪個大眾媒體能抗拒社會化媒體,保持其固有的權威性。新型的社會化媒體和社交網(wǎng)站帶來了一種新型的社會關系,這種社會關系又反過來會影響一個個獨立的個體。因此,對年輕藝術家來說這是一個挑戰(zhàn)。

      相關人物

      熱門關鍵詞

      訂閱hi郵件

      訂閱hi郵件

      恭喜您,已經(jīng)成功訂閱!
      HIART將定期發(fā)送最新咨詢至您的郵箱,感謝您對我們的支持!

      關于Hi藝術

      《Hi藝術》創(chuàng)刊于2006年9月,集結全球前沿的藝術信息、擁有專業(yè)的市場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訪內容,日常以十多個專業(yè)的欄目為架構,內容豐富而富有層次,全面而條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讀性的當代藝術媒體平臺。

      《Hi藝術》的內容在堅持可讀性基礎之上強調原創(chuàng)性,每次都力求為讀者提供權威性的實用數(shù)據(jù)信息,并在年末總結當代藝術的年度發(fā)展概況,產(chǎn)生 “指標藝術家”、“指標拍賣行”和 “指標畫廊”。該系列歷經(jīng)錘煉與市場檢驗,正逐漸成為當代藝術投資的首選參考媒體。

      今天的《Hi藝術》在時間的累積、新老客戶的實用建議以及自身經(jīng)驗的不斷增長下,無論是內容還是版式都在不斷完善中,追求進步的腳步也從未停止,我們仍在努力做到盡善盡美。

      聯(lián)系我們:

      郵箱
      編輯部:
      info@hiart.cn
      展訊郵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郵箱:
      zhaopin@hiart.cn
      電話
      編輯部:
      010-59756811
      廣告部:
      010-59756811

      關于Hi藝術

      《Hi藝術》創(chuàng)刊于2006年9月,集結全球前沿的藝術信息、擁有專業(yè)的市場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訪內容,日常以十多個專業(yè)的欄目為架構,內容豐富而富有層次,全面而條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讀性的當代藝術媒體平臺。

      《Hi藝術》的內容在堅持可讀性基礎之上強調原創(chuàng)性,每次都力求為讀者提供權威性的實用數(shù)據(jù)信息,并在年末總結當代藝術的年度發(fā)展概況,產(chǎn)生 “指標藝術家”、“指標拍賣行”和 “指標畫廊”。該系列歷經(jīng)錘煉與市場檢驗,正逐漸成為當代藝術投資的首選參考媒體。

      今天的《Hi藝術》在時間的累積、新老客戶的實用建議以及自身經(jīng)驗的不斷增長下,無論是內容還是版式都在不斷完善中,追求進步的腳步也從未停止,我們仍在努力做到盡善盡美。

      雜志訂閱熱線: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節(jié)假日除外)
      微信訂閱:
      微信號:hiartmimi (可享會員福利)